0922 今日热点 快讯

Updated on in apps

博客内容分类整理(新增篇)

一、社会民生类

  1. “3×8还是8×3?80后90后家长吵翻了”
    小学二年级一道数学题引发家长热议——“3个盘子每盘8个水果,列式应为3×8还是8×3”,80后、90后家长为此争论不休。部分家长因孩子写“3×8”被判错感到不解,直言“自己上学时没这种讲究”,也有人认为需严格遵循教材规范,这场争论折射出不同代际对教育细节的认知差异。

  2. “医保规定住院满15天要出院”不实
    近期,“医保规定住院满15天必须出院”的说法在网络流传,引发参保患者担忧。医保部门明确辟谣:参保患者能否出院,完全由医生根据病情恢复情况判断,医保部门从未出台过“住院满15天要出院”的限制性规定,提醒公众勿信谣传谣,有疑问可向医保机构或医院咨询。

  3. 00后女子醉驾撞死3人案将开庭
    9月23日,河南信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开庭审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案:00后女子黄某 醉驾且超速行驶(事发时速达174km/h),追尾车辆致3人死亡,其中最小死者未满3岁。据死者家属透露,截至开庭前,仍未与肇事方取得接触,案件进展及赔偿问题备受社会关注。

  4. 背篓老人等公交被拒载 司机被开除
    近日,一位背着背篓的老人在公交站点等候时,遭某路公交车司机拒载,相关视频曝光后引发公众愤怒。涉事公交公司迅速调查核实,确认司机存在拒载行为,已按公司规定将其开除,并向老人致歉,同时承诺加强司机服务意识培训,杜绝类似事件发生。

  5. 九千元找熟人修车 一年故障七八次
    贵阳市民陈先生因车辆发动机防冻液渗漏,将车交给经开区一家相熟的修理厂维修,花费9000元。然而维修后,车辆不仅原有问题未彻底解决,还接连出现新故障,一年间故障次数多达七八次。陈先生多次与修理厂沟通无果,无奈吐槽“找熟人办事反而更闹心”。

  6. 官方通报顾客吃日料在鱼上发现活虫
    近日,有顾客反映在某日料店用餐时,竟在端上的鱼料理中发现活虫,引发食品安全担忧。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接到投诉后迅速介入,对涉事日料店开展检查,并发布官方通报:已责令店家停业整改,对食材来源、卫生状况进行全面排查,后续将依法依规处理。

  7. 租客长租15年不到1年就被劝退
    2024年12月,夏女士与房东签订15年租房合同,一次性支付16万租金,随后因老人生病回老家,将房屋以每月5000元短租。不料租房未满1年,就被房东以“擅自转租”为由要求退租,双方就违约金、剩余租金退还问题产生纠纷,夏女士无奈寻求法律帮助。

  8. 杨艳平主动交代问题 曾因醉驾被查获
    近日,宜春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董事、副总经理杨艳平,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向组织交代相关问题,目前正接受纪检监察部门调查。据悉,杨艳平曾在2022年因醉酒驾驶被公安机关查获,此次主动交代问题或与过往违纪行为相关。

  9. 72岁老人计划40天从上海游到广州
    近日,一位72岁的老人公开表示,计划从上海出发,通过游泳的方式前往广州,全程预计耗时40天。这一挑战极限的计划引发网友关注,有人为老人的勇气点赞,也有不少人担忧其身体状况,提醒“冒险需谨慎,安全最重要”,目前老人尚未公布具体行程安排。

  10. 万豪酒店回应拖鞋回收使用
    9月20日,有住客反映江苏常州某万豪酒店提供的拖鞋存在起球、鞋内残留毛发等问题,质疑酒店将拖鞋回收重复使用。21日,涉事酒店负责人回应:出于环保考量,曾尝试对部分拖鞋进行清洗消毒后复用,但未达到卫生标准,已停止该做法,并承诺今后全部提供一次性新拖鞋。

二、自然天气类

  1. 广东或大范围停工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已于9月21日上午加强为超强台风级,预计23日凌晨进入南海东北部。受其影响,9月22日起,“桦加沙”台风环流覆盖范围超整个广东省,多地发布台风预警,为保障人员安全,预计将启动大范围停工、停课、停业措施。

  2. 台风“桦加沙”强度已达17级以上
    最新气象数据显示,9月22日11时,台风“桦加沙”的中心位于东沙岛东偏南方向约590公里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17级以上(62米/秒),风力强劲且持续增强。气象部门预计,台风将以每小时15-20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逐步靠近我国华南沿海。

  3. 24日广东省内所有列车停运
    受超强台风“桦加沙”影响,为避免安全事故,铁路部门宣布9月24日当天广东省内所有高铁、普速列车全天停运。据预测,台风期间广东将出现7-9级大风,局部地区有特大暴雨,铁路部门将密切关注天气动态,待风险解除后及时调整列车恢复计划,方便旅客返程。

  4. 超强台风来势凶猛 深圳砍树预防
    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升级为“风王”,成为今年以来西北太平洋最强台风,破坏力不容小觑。为应对台风可能带来的树木倒伏、树枝断裂等安全隐患,深圳市提前开展防御工作,对市区内长势过高、根系较浅的树木进行修剪或砍伐,减少台风过境时的风险。

  5. 风王“桦加沙”体型超整个广东省
    台风“桦加沙”不仅强度达到超强台风级,其环流“体型”更是超过整个广东省,一旦正面袭击,可能带来极端风雨天气,破坏力或超过此前台风“韦帕”。气象部门提醒华南沿海地区居民,提前做好门窗加固、物资储备等防御措施,远离沿海、山区等危险区域。

  6. 台风“桦加沙”登陆菲律宾
    在向我国华南沿海移动前,台风“桦加沙”已于9月22日率先登陆菲律宾吕宋岛,给当地带来狂风暴雨,造成部分地区房屋损毁、道路积水,当地政府已启动应急响应,组织民众转移至安全区域,目前暂未收到人员伤亡报告。

三、文体娱乐类

  1. 中产运动三件套又换了
    继飞盘、徒步、攀岩成为热门运动后,室内网球、匹克球、室内高尔夫悄然成为新晋“中产运动三件套”。这些曾经的“贵族运动”逐渐走下神坛,参与门槛降低,加之具备解压、易上瘾且社交属性强的特点,迅速在都市人群中流行,成为周末休闲的新选择。

  2. 特朗普儿子模仿爸爸引哄堂大笑
    近日,在保守派活动家柯克的追悼会上,特朗普的儿子登台发言时,模仿父亲标志性的语气和手势,惟妙惟肖的表演惹得现场观众哄堂大笑,短暂缓解了追悼会的沉重氛围,这一画面被现场媒体拍下,引发网友对其“综艺感”的讨论。

  3. 独臂猴欺负香客被师太教育
    某寺庙内一只独臂猴子因频繁抢夺香客食物、拉扯衣物“欺负人”,引发游客不满。寺庙师太发现后,多次耐心“教育”猴子,通过轻声呵斥、引导投喂等方式规范其行为,有趣的互动场景被游客拍下上传网络,独臂猴也因此意外走红,成为寺庙“网红动物”。

  4. 演员吴千语直播卖2499元高压锅
    9月19日,演员吴千语开启直播带货,主推一款售价2499元的进口高压锅。直播中,她自称“娱乐圈隐藏美厨”,强调自己“厨龄10年”,详细讲解高压锅的功能优势,凭借亲和力与专业讲解,开播5小时便售出超1万件商品,当天共上架160余款产品,带货成绩亮眼。

  5. iPhone17遭首批用户吐槽 客服回应
    近日,iPhone 17系列手机正式开售,首批用户反馈称,新机改用较软的铝合金边框,导致机身极易刮花,即便小心使用,仍出现明显划痕,引发大量用户不满。苹果客服回应:建议用户使用官方保护壳,并保留开箱时的机身状态证据,以便后续售后处理,但暂未提出根本性解决方案。

  6. 景德镇鸡排哥爆火 忙到表情飞起
    江西景德镇一位售卖鸡排的摊主因独特的吆喝方式、幽默的互动风格意外走红网络,被网友称为“景德镇鸡排哥”。走红后,摊位前每天排起长队,鸡排哥从早忙到晚,甚至忙到“表情管理失控”,有趣的画面进一步提升其热度,不少网友专程前往打卡。

  7. 《花少7》埃及站被坑
    综艺节目《花儿与少年》第七季在埃及录制期间,遭遇多项消费“被宰”情况:租车地陪因超时服务额外扣费3400多元,景点购买矿泉水花费1850埃及镑(约合人民币600余元),马车租赁、导游服务等费用也远高于当地普通游客标准。节目组未公开回应此事,网友纷纷吐槽“境外录制需做好攻略”。

  8. 雷军官宣小米17系列发布时间
    9月22日,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通过社交媒体官宣:小米17系列手机将于9月25日晚7点正式发布,共包含三款机型,全系搭载澎湃OS 3系统,实现跨代升级。此前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曾表示,小米17系列将对标iPhone 17,且全球首发一款新旗舰芯片,引发数码爱好者期待。

四、经济商业类

  1. 巴菲特被曝已清仓比亚迪
    9月21日,外媒报道称,沃伦・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已全部退出对比亚迪的投资。随后,伯克希尔发言人正式证实,公司已售出所持有的全部比亚迪股份。据统计,巴菲特自2008年入股比亚迪以来,持有股份长达17年,此次清仓引发市场对比亚迪股价及新能源行业走势的关注。

  2. 安踏市值蒸发125亿港元
    受旗下品牌始祖鸟与蔡国强在喜马拉雅山举办烟花活动引发环境争议影响,9月22日,安踏体育(股票代码:02020.HK)股价下跌4.60%,报收92.35港元,单日总市值蒸发125亿港元。此前,始祖鸟烟花事件已引发消费者不满,此次股价下跌进一步反映市场对品牌形象受损的担忧。

  3. 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近470万亿元
    最新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末,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达到近470万亿元,较上年同期稳步增长。数据表明,我国银行业整体运行稳健,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服务民生需求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增强。

五、科技探索类

  1. 走红的手搓“等离子脉冲炮”安全吗
    近期,“手搓等离子脉冲炮”的实验视频在网络走红,不少网友跟风尝试。消防部门提醒,该实验存在多重安全风险:切割塑料桶时易造成手部受伤,丁烷气体泄漏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发射时的后坐力还可能导致装置“炸膛”,呼吁公众不要盲目模仿,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2. 我们为什么要去撞击小行星
    中国近期规划小行星撞击任务,引发公众好奇。相关科研人员解释,该任务主要有两大目标:一是验证动能防御技术,通过撞击改变小行星轨道,为未来应对潜在小行星撞击地球风险积累经验;二是探索小行星上的矿产资源,为人类深空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推动“深空经济”发展。

六、国际动态类

  1. #英加澳为何要承认巴勒斯坦国#
    近期,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先后释放承认巴勒斯坦国的信号,引发国际社会关注。分析认为,三国此举或出于多重考量:一是顺应国际社会对巴以问题“两国方案”的共识,二是提升自身在中东地区的外交影响力,三是回应国内民众对巴勒斯坦民众的同情情绪,具体影响仍需观察巴以双方及美国的反应。

  2. 金正恩称朝韩绝不会合并
    9月21日,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第十四届最高人民会议第十三次会议上宣布,将在国家法律层面明确规定朝鲜与韩国为两个主权独立的不同国家,并强调两国“绝不会合并”。金正恩表示,这一决定是为维护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符合朝鲜人民的根本利益。

  3. 柯克遗孀称原谅凶手 人群起立鼓掌
    当地时间9月21日,美国知名保守派活动人士查理·柯克的追悼会举行,现场气氛沉重。会上,柯克的遗孀发表讲话,出人意料地表示“原谅刺杀丈夫的凶手”,这一宽容举动引发全场观众起立鼓掌,也让外界看到悲剧背后的人性温度。

  4. 以总理:绝不会有巴勒斯坦国 等着瞧
    针对英国、加拿大等国计划承认巴勒斯坦国的举动,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于9月21日强硬回应,公开宣称“绝不会有巴勒斯坦国,大家等着瞧”,并威胁将在赴美参加联合国大会后采取反制行动。内塔尼亚胡的表态进一步加剧了巴以局势的紧张,国际社会呼吁双方保持克制。

  5. 德国出动战斗机拦截俄军机
    近日,德国空军出动多架战斗机,在波罗的海空域对一架接近德国领空的俄罗斯军用飞机实施拦截。德国国防部表示,俄军机未遵守国际空域飞行规则,未开启应答器,拦截行动是为维护本国领空安全,俄军方暂未对此事作出回应。

  6. 阿富汗男孩爬起落架飞94分钟幸存
    近日,阿富汗一名男孩偷偷爬上一架民航客机的起落架,在高空飞行94分钟后奇迹幸存。据了解,飞机从阿富汗喀布尔飞往巴基斯坦伊斯兰堡,男孩在飞机降落后被地面工作人员发现,身体多处受伤但无生命危险,目前已被送往医院救治,相关部门正调查其攀爬飞机的原因。

  7. 金正恩:仍对特朗普有美好回忆
    9月22日,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务委员长金正恩在公开讲话中提到,至今仍对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怀有“美好回忆”,并表示只要美方放弃对朝鲜的“无核化目标”,朝美领导人就能够举行会晤。这一表态被外界视为朝鲜释放改善朝美关系的信号,后续双方互动值得关注。

  8. 美宣布签证新政 印度人慌了
    9月21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推出签证新政:将H-1B签证申请费用大幅提升至10万美元,这一政策对大量在美工作的印度籍人士影响重大。为保留签证资格、避免缴纳高额费用,不少印籍员工急于返回美国,印度驻美国大使馆紧急公布紧急援助电话号码,帮助有需要的公民应对突发情况。

七、军事科技类

  1. 持枪空降兵在孩子前一动不敢动
    9月22日,长春航空展现场上演温馨一幕:一名持枪空降兵为配合前来参观的小军迷拍照,长时间保持静止姿态,即便孩子近距离观察、触摸装备,也耐心配合,展现出军人温柔的一面。活动期间,运-20运输机、歼-20战斗机成为孩子们热议的焦点,不少小军迷表示“长大后想当飞行员”。

八、发展建设类

  1. 潮涌天山活力新
    发展是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新疆发展,亲自擘画新疆发展蓝图、谋划美好未来。总书记强调,要立足新疆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如今的新疆,经济稳步增长、民生持续改善、民族团结和谐,处处洋溢着蓬勃活力。

  2. 多领域重点工程传来好消息
    刚刚过去的周末,我国多领域重点工程迎来重要进展,捷报频传:新疆大石峡水利枢纽成功下闸蓄水,将有效提升当地水资源调配能力;黄土高原万吨油田建成投用,为我国能源安全提供有力支撑;15米口径亚毫米波望远镜启动建设,将助力深空探测研究;全国首座500千伏全自主可控变电站投运,标志着我国电力装备技术再上新台阶。

九、政务信息类

  1. 央行证监会等负责人出席发布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近期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邀请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中国证监会相关负责人等出席,详细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金融业发展成就,包括货币政策实施效果、资本市场改革进展、金融风险防控成果等,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回应社会关切。

  2. 中方回应中美领导人是否在APEC会晤
    9月22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时,就“中美领导人是否将在APEC会议期间举行会晤”的提问作出回应:“目前,中美双方正在就相关事宜保持沟通,暂时没有更多可以提供的信息,有进一步消息将及时发布。”

十、地方动态类

  1. 内蒙古一地集中采集男性居民血样
    9月5日起,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公安局启动辖区内男性居民血样集中采集工作,采集的血样将录入本地DNA数据库。此次工作旨在完善公民身份信息管理,为身份证、护照等证件办理提供数据支撑,同时提升走失人员身份识别效率,更好地维护社会治安与民生服务。

  2. 国庆大花篮今日合拢 安装仅用53分钟
    9月22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的国庆大花篮完成合拢工序,整个安装过程仅用53分钟,展现出高效的施工组织能力